人生苦短,与其万事一把梭,不如把大量重复性高、灵活性差的工作及内容交给电脑负责。我们能够记下并熟练掌握的东西是有限的,把低频而琐碎的内容放在内容库里,用时才翻出来,省时又省力,轻松加愉快;但这样难受就难受在检索的前摇时间较长,即便优化了也不及“出口成章”般的顺畅。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与其费心记忆冗杂而琐碎的点子,不如把重心放在处理复杂逻辑问题上,其余的交给电脑进行“冷存储”;在 Linux 编程的途中愈不断学习与深入,那些琐碎的命令和冗长的代码就让我对此的感受就愈发深刻。
OneNote 和 Notion、Wolai
所以在之前从高中开始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都在使用 OneNote 或者 Notion(Wolai) 这样的笔记类应用去记录各种想法和备忘。电脑不仅有着比纸笔更加快速的记录,还让我养成了更便捷的 Review 习惯。但是后来随着自己的工具集变化和发展路线的深入,这些笔记类应用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
首先是 OneNote 这一款我使用得最久的应用(即便今天我也离不开它)。功能强大检索方便,但导出、页面的美观度和数据库的通用性无法满足我的要求;即便如此,OneNote 与 Office 的高度绑定性和方便的云同步让我一直把它当作最好的第一手记录工具。
另外一个就是 Notion 这类的 All in one 的笔记类应用,由于 Notion 的网络问题,我最后还是转到了国内同类型的 Wolai。这类产品使用起来非常舒爽,网络上也有十分多的用户分享他们基于 Notion 搭建的社区和笔记等。因此一开始我也毫不意外地加入了其中,但后来随着自己记录的内容增多,网页应用自然而然出现了性能瓶颈以及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内容所有权,应用中的数据是完全无法离线使用的。我作为一个十分在乎数据安全的人,就天然对这种纯网络应用带着一丝担忧,所以最后我还是把数据拿了出来。
说一些题外话,Wolai 的创始人——可能出于自己作为老产品经理的身份——似乎总是对于笔记类的产品有着一种与常人习惯不同的执念,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其功能上的定价策略、以及部分功能上的设计总是带着陌生的反直觉感,比如语雀那样十分方便的基础 OCR 功能放在了会员功能中,又比如菜单页上“随便看看”和“关系图”占据了主要位置,而“新建页面”和“回收站”这类重要功能却直接收进二级菜单;早期的 Wolai 到处都充斥着类似的象牙塔似的思考(如今已有改进),况且早期的 alpha 版本还到处有着 Notion 的痕迹(源码和样式)。
尽管如此,Wolai 作为一款已经融了千万的产品,综合表现及本土化相较于 Notion 来说还是十分不错的,我也使用了很久。
Obsidian
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具,我针对自己的需求,花了两天时间尝试了头部部分的主流笔记类应用,最终还是选择了 Obsidian。
当然,这并不是说 Obsidian 有多出色,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只不过它更加简洁的数据组织结构十分讨喜(主要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其他同样满足需求的还有 Logseq 和思源笔记,这两款同样是本地化存储、界面美观、支持双链、社区迭代活跃(重点)。
Obsidian 的不足
Obsidian 的不足可太多了,毕竟是一款去年才诞生的产品。(逃)
一个是网络问题,当前有一个正在 Early Bird 的付费云服务,其国外部署的服务器在国内使用可能会存在 404 问题。其实我更希望 Obsidian 能够提供一个自设同步服务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加用户的定制化选择,也能让我们用更低的成本来搭建服务。
第二,没有手机端。官网说 coming soon,也希望能做得完善一些,不要像思源笔记那样匆匆上马,结果拉跨。
第三,没有基础的 OCR 功能。这倒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点,毕竟 OCR 可以通过外挂的方法来解决,但是能够 built-in 才是坠好的。
第四,目前软件本身的 Bug 依然存在,光是我第一次使用就碰见了几个。但是相对于 bug,WYSIWYG 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以及输入体验上的缺失更需要解决。
第五,官方文档不太行。我是一个走投无路就会看官方文档的人,而官方文档竟然出现了页面缺失(点进去是空页)的情况,而且 API 调用方面貌似没有完整的文档给出,也可能是有另一个开发文档吧,至少在官网上没有找到。
与 OneNote 相比
与 OneNote 相比,Obsidian 的优势就在于通用性强,结构规整。文档使用 Markdown 进行组织,方便额外的批处理或者自动生成等。OneNote 在这方面就孱弱许多,但其统一的云服务、强大的内容检索和极高的笔记编排自由度是其他任何笔记类软件都比不上的。我是出于 Markdown 文本类文件会比 OneNote 的数据库文件更好处理(自动爬信息,文本批处理等)这样一个目的,而选择 Obsidian 来搭建内容库——当然 OneNote 作为第一手记录工具也是不会放下的。
我认为的 Obsidian
Obsidian 官方将其宣传为“第二大脑”,而这对于一个刚刚一周年、各个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的项目来说多少显得有些名不副实,甚至 OneNote 都比 Obsidian 更加符合。我觉得“第二大脑”不应该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一个应用,而是像手机这类算力强大的随身设备。Obsidian 更像是挂载的一个随时可查的内存,让我们能够花更少的精力去找到想要的内容。
对此我依然在观望,但是把内容从 OneNote 中搬出来——转成更加通用的 Markdown 格式文件——似乎是一个正确的决定。